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2014絕美吳哥第二天】3. 達松、東美蓬

 3月1日(星期六)
 

9點到達下一站,右上角的 :達松將軍廟 (Ta Som)



 停車,一樣的古樹參天、黃土飛揚
CC在廟口結緣
 入口處,認真的逐一查驗門票

達松寺 (Ta Som) 建於加雅巴爾曼七世 (Jayavarman VII) 在位期間,屬一佛教建築,推測是12世紀末(1186)的建築,遺蹟的正面一樣是朝向東方的,不過現在大多是從西邊的門口進入。

Ta是尊稱長輩、祖先的名字,松則為人名。
達松將軍廟(Ta Som),是微笑國王加雅巴爾曼七世為紀念這位幫他打天下的達松將軍,當年占婆族佔領了吳哥,Jayavarman率兵將占婆族趕走,進而登上王位,這位將軍功不可沒,因此建廟紀念。
達松寺 (Ta Som) 建築精簡,圍牆約有250公尺見方,城牆的四個出入口也有國王的四面微笑佛,進出透過東西兩側的門廊,最外側的二門皆具有微笑標幟的塔頂。達松寺裡的小佛像幾乎都被挖掉,僅剩的佛像,在吳哥隱沒的幾百年間樹木就如此的與古蹟共生,這也是吳哥的另一種風貌吧。

這裡最具代表性的當然就是入口處的微笑吳哥,據說牆門上的四面微笑是以加雅巴爾曼七世 (Jayavarman VII)為範本,以四個面代表佛家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並不是達松將軍的臉,這個微笑容貌,幾乎已成大家對於吳哥的第一印象。



東側的塔門被古樹包圍環繞,樹與塔融合為一體,已經分不出是塔還是古樹了


 門楣上的雕刻




進入了達松寺,要注意看這裡的 aspara 仙女們,都有個特別的形象,就是長耳垂。
還會嬌媚的玩弄她們的長髮,每位仙女的動作與姿勢都各異其趣!


 我們搭乘的小巴


下一站,5分鐘車程的東美蓬寺 (East Mebon)

此處為歷代國王祭祀祖先之祭壇,在東梅蓬寺的第一層及第二層台階上,四個角落上有與真象相同大小的雕塑。

東美蓬寺建於西元 953 年,原本位於東大人工湖(East Baray)上的一座島上,是Rajendravarman II 為了祭祀祖先所蓋的祖先廟(一說是供奉姊姊,亦稱姊廟),東大人工湖目前已經只剩下遺跡了,只可在銘碑以及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中見到文字的記載。由於湖水早已乾凅,因此東梅蓬寺比馬路高出數公尺,有種寺廟山的錯覺。

這裡原本是湖泊,但目前已不存在,因此需經過一大片廣大的平原才會到東美蓬寺。

 東美蓬寺的正門,據說就是當時上岸參拜的碼頭。


中央平台的中央塔樓 東、西、南面門楣各雕著該方向的守護神(東方:因陀羅與其坐騎愛羅婆多、西方:濕婆之子塞健陀與坐騎孔雀、南方:濕婆與難迪),其他四座塔樓也有精彩的門楣雕刻而且均保存完整。
 
   
牆外有神氣的石獅,保存尚屬完整。


 

 寺廟內有八隻栩栩如生的石象,尤其這隻穿白襪的大象,是參觀重點之一。

 

東西南北四方各有兩座小磚塔,磚塔的門楣與八角細長柱也是參觀重點,這些小磚塔外表有許多小孔,是以前用石灰膏或是糯米、紅糖、細砂的混合物固定灰泥雕飾之用,因為年代久遠,灰泥脫落了,便露出底部的模樣。
這裡的磚造建材,有別於其他以石頭堆砌而成的同期古蹟,矗立千年依舊完好是一大特色!

 東美蓬寺高台上的五座塔,呈現石磚式塔林建築的風格,是婆羅門教的建築。

砌石雕刻的浮雕壁畫,述說栩栩如生的印度教神話史詩,在藍天白雲印襯下,氣勢非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