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原定行程:機場→90km→劍橋(Cambridge) →250km→約克(York)
早上7:45上車,90公里路程開了兩個鐘頭,9點抵達劍橋。
下車後感覺不妙:陰天、空氣冷颼颼,我這一身輕薄哪抵擋得了,趕緊翻出隨身的圍巾,旅遊在外身體可不能出恙!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國第二古老的劍橋大學創立於西元1209年,共有31所學院(Colleges)分佈1平方多公里學區。
劍橋位於英國英格蘭東部劍橋郡,因為它是康河(River Cam,也譯作劍河)第一個航行點,從羅馬時代就是重要的城鎮,1209年一群宗教學者在學院與宗教的爭執之後脫離了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來到這裡,於是劍橋逐漸發展為英國歷史悠久的大學城。
初抵舉世聞名的劍橋大學,發現和我們熟悉的大學印象大大不同。既沒有巍峨的校門,也沒有高聳的圍牆,校園各自成區,各有獨特不凡的風格。
康河遊船:來到劍橋當然想跟著國中國文課本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或電視劇「人間四月天」的腳步去康河坐平底船撐篙(punting on the River Cam),無奈天候陰冷,有感冒前兆,而且在有限的時間裡,Peter排好了參訪動線,私心也想著最後幾天的倫敦自由活動再安排充裕的劍橋行,屆時在盡情的撐篙遊船好了!
翡翠般碧綠的康河緩緩流經校區,兩岸垂柳鬱鬱青青,河中撐篙而過的學子與旅人,悠閒地欣賞劍橋大學的後院之美。
女王學院(Queen’s College)1448年與1465年創立兩次,是劍橋大學在康河兩岸都擁有建築的兩個學院之一,另一個學院是聖約翰學院。
這兒有西元1749年由威廉•艾斯理其(William Etheridge)根據物理力學原理設計、詹姆斯•艾塞科斯(James Essex)完成建造、不用鐵釘或螺栓搭造的數學橋(Mathematical Bridge)。傳說後來被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學生拆下來挑戰,最後因為無法重組回復,只好每兩英吋釘一根大頭釘裝回去。
大聖瑪麗教堂(Great St. Mary's Church)位於劍橋舊城區的中心,King's Parade與Trinity Street交界的地方,對面是劍橋大學的評議會大樓(Senate House)和音樂廳,斜對面是國王學院,背後是露天市場。大聖瑪麗教堂是劍橋大學本身的教堂,而非學院所屬的教堂,18世紀以前是劍橋大學授與畢業生學位的場所,因附近另有一座聖瑪麗教堂,故稱「Great」大聖瑪麗教堂,以資區隔。教堂是於1478年在一座老教堂原址上重新修建的,氣勢恢宏,可以容納1200人。原為劍橋市區教堂,15世紀劍橋大學創建舊學校(Old School)的時候,在大聖瑪麗教堂開會,所有的歷史文獻和資料都保存在教堂的鐘樓內,使這座教堂成為劍橋大學的第一個圖書館,也自然變身為大學教堂。到1730年為止,大聖瑪麗教堂除了提供宗教性的用途外,也是劍橋大學的行政中心,有關學校校務會議、授予學位、以及其他的重要活動,都在這所教堂裏舉行。
基督學院(Christ's College, Cambridge)以優異的學術水準聞名。原建於1437的God's House(原址現為國王學院的教堂),1448年遷移到現在的校址,1505年God's House改名為基督學院,其教堂甚具特色!新穎的學院建築「New Court」尤具現代化典範。無數傑出校友中寫「進化論」之達爾文最舉世知名。
西元4世紀時,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當時是羅馬天主教聖地的耶路撒冷修建了第一座圓形聖墓教堂,用來紀念耶穌的復活。後來耶路撒冷落入伊斯蘭教手中, 直到1099年十字軍東征收復了耶路撒冷之後,他們重建了圓形聖墓教堂。這些十字軍中有不少來自英國,他們深受耶路撒冷的聖墓教堂的啟發,回國後也開始在英國建立圓形教堂。
像這樣的圓形教堂在英國總共有四座,都是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之後建立的。這座教堂建於西元1130年,原本西歐的大部份教堂的平面圖都是蓋成十字形的,但是像這樣蓋成圓形的教堂卻有生命--死亡--復活這樣輪迴的象徵意義。
13世紀時羅切斯特主教聖約翰˙費舍爾(John Fisher)運用瑪格麗特7˙畢悠福特夫人(Lady Margaret Beaufort)的遺產,在劍橋建造了聖約翰的奧古斯丁醫院(Augustinian Hospital of St. John)。1511年4月9日在取得羅馬教皇的批准後,聖約翰的奧古斯丁醫院改為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
聖約翰學院現有11座庭院建築,為劍橋大學庭院校舍中數量最多的學院,也是校區最大的學院。學院建築以都鐸式詹姆斯時期風格為主,校舍大多建16、17世紀。
1831年聖約翰學院的校園擴展到康河的西岸,同時建造了嘆息橋((Bridge of Sighs),新哥德式的新庭院(New Court)是康河西岸建造的第一座主要建築,中央突起的八角式外觀設計,使這棟庭院被戲稱為「結婚蛋糕。」
嘆息橋((Bridge of Sighs)1831年由建築師 Henry Hutchinson 所建造
Chapel of St John Fisher 這裡有無料洗手間
是劍橋大學中規模最大、財力最雄厚、名聲最響亮的學院之一,同時也擁有全劍橋大學中最優美的建築與庭院。由國王亨利八世於1546年所建,其前身是1324年建立的麥可學院(Michael house)以及1317年建立的國王學堂(King's Hall),兩個學院合併而成立。
Grate Gate,是三一學院的大門,完成於1530年代,兩片木門可以追溯到1523年。
門牆上創辦者亨利八世的雕像,據聞他右手拿著的應該是權杖,因為是鍍金的,校方把它換成別的東西,又有學生把它換成桌子的一隻腳,從此以後,就拿桌腳讓亨利八世的雕像握著,真是有趣!
Grate Gate門外兩位紳士風守衛大叔,盈盈笑臉,很親切。
三一學院擁有全劍橋大學最寬廣的綠地庭園
三一學院在學術成就上是劍橋所有學院中最頂尖的,也因擁有眾多著名的畢業生而聲名顯赫,到目前為止該學院共培養出了31名諾貝爾獎得主、6位英國首相,以及數學、自然哲學家牛頓(Sir Isaac Newton)、時間簡史的作者~霍金;著名哲學、文學家培根、拜倫、羅素、甘地.....等,還有包括查理斯王子在內的多位皇室貴族。
劍橋大學各個學院雖對外開放,但要付費才能入內參觀,為了避免對教職員和學生造成不便,參觀者必須依據學院的參觀路線指示行進。
非開放時間,只好從門外取景。
三一禮拜堂人聲鼎沸,朝聖者眾!
禮拜堂外,現在的這棵蘋果樹是從牛頓家鄉蘋果樹帶過來在1954年種的,以紀念這位萬有引力之父。所以這顆小樹…就是傳說中那顆砸中牛頓蘋果樹的後代囉!
三一巷(Trinity Lane)是劍橋最老的巷弄,石頭牆超級有古老英國fu!
劍橋的傳統市集,琳瑯滿目色彩繽紛的水果是我們的最愛。
這座鐘的設計者約翰‧泰勒曾於20世紀50年代在的基督聖體學院就讀,後來成為發明家,取得了許多的專利,非常富有,特別捐贈此座耗資100萬英鎊製作的鍍金鐘回饋給母校。約翰‧泰勒說︰「時間是毀滅者,一分鐘過去之後就永不會再回來。」
聖體鐘內環標示時針、第二環標示分針
這座引人注目的鍍金大鐘,現在已經成為劍橋大學的地標之一。
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1441年創立,有英王亨利六世為建全英格蘭最美麗教堂而造的國王學院教堂
國王學院的設計者為威廉˙維克翰穆,他另外還設計建造了牛津大學新學院、伊頓公學和溫徹斯特公學。原始的建築設計採儉約風格,第一座建築位於劍橋大學的老校區。但從1443年起為彰顯王室的地位,學院的建築規模改以宏偉壯觀為取向,除了要建造一座宏偉的庭院外,並在庭院的一側建造一座禮拜堂。
費茲威廉博物館Fitzwilliam_Museum:劍橋大學免費參觀的藝術和考古博物館,緊鄰於費茲威廉學院。
Fitzwilliam 據說是僅次於大英博物館的博物館,外觀仿古希臘神殿的博物館
踏上雕像區正門階梯上便有一種莊嚴的感覺。
一進門,便被館內的氣勢震攝。許多巨大的雕像面對著門口,抬頭還有更多的雕像俯瞰著進門的訪客,更顯得訪客的微小。
博物館收藏了許多世界級的名畫與藝術品,有提香、莫內、雷諾瓦以及畢卡索等名家之作,展出的空間寬敞舒適。 Peter是個很好的導覽員,重要的展品均能帶到且略加解說,團員即便無文化藝術底子或沒有做功課,也能領略一二。
先看了埃及文物。最有名的當然便是木乃伊。雖然與大英相比遜色不少,但卻有其他有趣的埃及人飾品。
渾然天成的母與子雕像,孺慕之情不言而喻,親睹大作讓人心都溫暖起來了。
這件雕刻品衣服的皺褶栩栩如生,印象深刻!
令人會心一笑的討喜銅雕作品
還有中國的瓷器,特別有種親切感。雖然無法與台北的故宮相提並論,但以外國水準來說已經相當不錯。
英國博物館相當親民,不會禁止攝影,只有少數畫作旁解說牌貼上打叉叉的攝影mark,其他都OK!
門外廊區屋頂,雕工細緻典雅,充滿著古典美。
參觀完博物館,自由行動覓食去,我們還有一個重大任務:找尋英國giffgaff電信的sim卡加值處。
短短一個半鐘頭衝遍了Market Street及商店區(Lion Yard),問了很多家,都搖頭說沒有此項服務,真是怪了!還好就在距離集合時間前30分鐘,有位好心的店員說上網用信用卡加值就可以了!
哎呀,真是雪中送炭,一語驚醒夢中人,早說嘛!怎麼沒想到!
立馬找到Free Wifi,Lion Yard的 apple公司訊號很強,就杵在 apple門市裡滑起手機來了!三兩下就搞定了!
剩下十分鐘,從Lion Yard飛奔到集合地點,跑得氣喘吁吁,還是晚了約5分鐘,Peter已經清點人數後下車等人了,真是不好意思!還好似乎大家都剛就定位,沒有引起關注。
下午3點10分,上路,往下一站 Leeds 出發囉!
一路上,Peter非常盡職,UK的歷史風情,天文地理,無所不談,無視於聽眾頻頻點頭,他完全可以暢所欲言,原來啊,是為了幫大家調時差,無所不用其極,不讓大家安眠啊!真是用心良苦!
今天表訂行程是到約克,因訂宿問題,旅行社在距離約克30分鐘車程找個下榻處Leeds。
City of Leeds里茲市:英格蘭西約克郡的大城市
開了約4個鐘頭,下午7點抵達飯店 Travelodge Leeds Central Vicar Lane
下了行李,徒步晚餐去,5分鐘路程的自助式湘菜館,很好吃!Peter很體貼大家的台灣胃,請店家加了三道熱炒青菜,讚!我倆和劉老師三人同坐,也是一樣的加三盤青菜,而且吃光光,真是厲害!
飯後附近逛一逛!Leeds 是英格蘭北部最大的商業重鎮,市中心古典氣派的市場 Kirkgate market,很商業很熱鬧的都市。
Leeds Art Gallery 門前 Henry Moore的作品 Reclining Woman
Henry Moore (1898-1986),出生於英國Castleford,作品以大型公共地景雕塑為主,因藝術成就而獲英國榮譽勳位,是傑出雕塑家之一。他的人體雕塑以仰角角度看人體 (角度漸漸越仰越高),肢體會被局部延展放大,頭部會縮小,臉上的五官多數被抹掉,只留下淡淡的眼鼻。他最大的興趣在雕塑人體,對於抽象藝術,曾說:「所謂抽象,並非脫離現實,抽象是試著去體會自然,而非複製自然,只是複製自然沒有任何意義。所有傑出的作品,必然都帶著抽象元素。」
旁飯店前的雕像
維多利亞建築風格的Leeds市政廳
市政廳台階前的兩隻獅子
逛到唯一一家未打烊的連鎖超市 ,兩層樓幅員廣闊,很有得逛!第一晚,大家都在玩超級比一比,先探探市場水溫,再交換情報!戰利品最常見的是水果和鮮奶,真是務實啊!
時間已經來到了晚上9點, 天色尚光亮,只有幾家餐廳酒吧還熱鬧著,街道上已人煙稀少,回飯店休息去!
這趟旅程住宿以travelodge系列英國便宜的連鎖飯店為主,此系列飯店標準配備:雙人床(家庭房多一張沙發床)、桌子、電視(基本五台)衣櫃、床單、枕頭、棉被、水器、咖啡茶補充包、垃圾桶、浴室裡有塑膠杯、肥皂及丟棄型牙刷二隻。吹風機可付押金在櫃台借用,額外的床單寢具、上網均須付費。沒有電話,有任何問題請親自到樓下櫃台溝通。
比起YH,便宜的travelodge位處偏僻郊區,更多是在交流道附近,Leeds的這一家坐落在市中心,算是很不錯了!床墊軟硬度極佳,環境整潔乾淨,CP值高,一夜好眠!
這趟旅程住宿以travelodge系列英國便宜的連鎖飯店為主,此系列飯店標準配備:雙人床(家庭房多一張沙發床)、桌子、電視(基本五台)衣櫃、床單、枕頭、棉被、水器、咖啡茶補充包、垃圾桶、浴室裡有塑膠杯、肥皂及丟棄型牙刷二隻。吹風機可付押金在櫃台借用,額外的床單寢具、上網均須付費。沒有電話,有任何問題請親自到樓下櫃台溝通。
比起YH,便宜的travelodge位處偏僻郊區,更多是在交流道附近,Leeds的這一家坐落在市中心,算是很不錯了!床墊軟硬度極佳,環境整潔乾淨,CP值高,一夜好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