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2013英國愛爾蘭行第17天】 倫敦(London)

726(星期五)

今日行程: 倫敦(London)
行程終於來到最後一站了!接下來四天倫敦定點

倫敦是聯合王國和大英國協首都,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日本東京、法國巴黎並列。但是倫敦未獲英國城市地位,正式來說算不上是城市,但因為自18世紀起倫敦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娛樂中心之一,一般人都誤以為其是一整座城市。

倫敦市區分為:倫敦市(或西堤市)City of London or "The City" 和西敏市Westminster or "West End"

早上7點早餐,8點出發,9:30抵達大英博物館,博物館10點開門。已有大批觀光客聚集,我們趁這空檔跑到附近的半票亭詢問歌劇票務,問了幾家,四大名劇都早已售罄,還肖想半票哩!真是異想天開!

博物館採光極佳的大中庭已開放,大家跟隨人潮步入藝術的殿堂!
Peter真是經驗老道的超級導遊,來這種世界級的博物館,一定要早鳥專案,才不會淪陷在驚人的排隊行列裡!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第二大博物館,第一為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第三為法國巴黎的羅浮宮。展出內容包羅萬象精彩無比。史前與世界各古文明之珍奇寶物、人類的寶貴文化遺跡盡皆蒐集珍藏,尤其埃及法老王古跡、中國早期遺產文物最受世人歎賞!

大英博物館的淵源最早可追溯到 1753 年。漢斯斯隆(Hans Sloane;1660-1753 年)爵士是當時的一位著名收藏家,1753 年他去世後遺留下來的個人藏品達 1700 件,還有大批植物標本及書籍、手稿。根據他的遺囑,所有藏品都捐贈給國家。這些藏品最後被交給了英國國會。在通過公眾募款籌集建築博物館的資金後,大英博物館最終於 1759 年 1 月 15 日在倫敦市區附近的蒙塔古大樓(Montague Building)成立並對公眾開放。


大英博物館現有建築興建於新古典主義盛行的 1820 年代,莊嚴的希臘神廟門面迎接了近兩世紀的訪客。

儘管館中藏品大部分來自海外,但因收藏豐富,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大英博物館作為 19 世紀初到20 世紀 80 年代全世界最重要的文化教育推廣中心之一,一直未曾改變。


西元 1994 年,大英博物館公開向世界一百多位建築師徵求方案,最後由英國著名的佛斯特建築師事務所(Norman Foster)以「大中庭計畫」取得設計權。這個計畫的概念十分簡單,主要是在口字型展覽室與中央圓形圖書館之間覆蓋一座超大型玻璃屋頂,形成一個全新大廳,中央圓形圖書館底層則略擴張增設書店,並以一對螺旋梯沿著圓周將人引導至圓形空間頂部餐廳,由此更有一座透明天橋,如神來之筆般地穿入北翼展覽室的古典山牆之中。

大中庭重新開幕後,被遺忘多年的戶外空間,一夕轉化成有如珍珠般明亮的大廳;原來環繞口字型空間的參觀動線,因為大中庭的出現而縮短,人們可由大廳很快地到達想去的展覽室。更重要的是,大中庭成為一個公共空間,歡迎所有的人,即便是不看展覽的人,也可以隨時走進中庭,透過大玻璃屋頂欣賞倫敦陰晴晝夜的時空變化。博物館甚至為此調整開放時間,閉館之後,大中庭仍然開放至晚間9點,每周並擇一日延長開放到深夜 11 點。


大中庭(Great Court)是大英博物館的中心,2000年12月建成開放,目前是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廣場的頂部是用2436塊三角形的玻璃片組成的。廣場中央為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對公眾開放。

大英博物館其豐富的館藏,主要原因是英國於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發起的戰爭中掠奪得來,主要受害國家包括希臘、埃及及中國等。大英博物館目前分為十個分館:古近東館、硬幣和紀念幣館、埃及館、民族館、希臘和羅馬館、日本館、東方館、史前及歐洲館、版畫和素描館以及西亞館。以埃及、希臘、西亞與中國的文物最吸引人;來自這些地區的民眾參觀之際常觸發幾許傷感與羨慕,為何自己母國寶物會流落他鄉?難怪希臘這幾年會積極發動所謂的「帕德嫩大理石回歸計畫」,希望藉由民意與輿論爭回失去的寶物,不過這種國家間的文化爭奪戰通常都沒有結果。

大英博物館堅持不收門票!其實這樣的堅持並非想像中這麼容易,就連創館之初的經費,也必須靠發行彩券來補足,可見國家的預算根本不夠。往後的歲月中,收費這件事不斷被提出討論,但一再為理事會所否決,其秉持的理由就是參觀人數勢必會減少。如果要收費,歷史上或許會少了些偉大的思想與藝術。



除了精彩的古文物之外,大英博物館在建築採光上儘可能的引用自然光源也是一大特色,除了免費參觀(特展除外),在博物館內也可以盡情的拍照。真是大大的擄獲攝影愛好者的心啊!我們10點入場,13點離開,3個鐘頭拍了4~500張照片!



大英博物館分為兩層,每一層樓又以中庭分為東邊和西邊,南北邊也是展示區域;大英博物館一樓中庭和東側為大英圖書館,中庭為圖書館閱覽室、東側為國王圖書館,展示著歷史上的史稿、手繪本和印刷品,精心設計的陳列方式和展示櫃令人驚嘆;一樓西側是大英博物館內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主要的埃及館、西亞館、希臘和羅馬館等等皆在於此,最特別的是展列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 羅塞特石 (Rosetta Stone) 和雅典帕特農神殿的珍貴浮雕。
二樓南側展示羅馬時期不列顛待區的各種文物,還有 14 世紀英國銀器等財寶的米爾登堡,而南側東南方則是歐洲中古時代美術工藝品的典藏室,還有古伊朗室、古安那托利亞室及古巴比倫室,對於歷史悠久的兩河流域文化作相當多樣化的展示與介紹;二樓西側大部分為行政與博物館事務區域,僅在接近中庭的地方為陳列展示區,主要以義大利地區出土的羅馬希臘文物為展品,而北側則是古埃及區,有木乃伊和金字塔的相關收藏展品。

Peter帶大家先走一樓西側,西亞館有大家熟悉的中國古文物展。




埃及館。每一個展館Peter都先導覽介紹最重要的文物,然後留一些時間讓大家各取所需,並約定時間集合,再往下一個展館去。在時間有限並且沒有租語音導覽機的狀況下,這是最好的安排!


收集了世界各地的抗生素藥囊,排排站好壯觀

                   摩艾Moai石像:不必去復活島了!


在館內最吸引人也是人潮最多的地方莫過於參觀埃及館的木乃伊,玻璃櫃裡一具具木乃伊真實的在眼前呈現,有的已打開呈乾屍狀態,有的紗布都還完好無缺,甚至為了証明紗布裡頭還真的裏著木乃伊,旁邊還放了該具木乃伊的X光照片。CC拍了許多木乃伊圖片,還蠻驚悚的,放幾張上來淺嘗就好!





每一座雕像或大理石雕刻後面都有一個精彩的歷史故事,就不再贅述,想更了解大英博物館可參考其官方網站→The British Museum


Rolling Ball Clock, about 1820



錢幣史

 
最大面額紙鈔:50億









為雅典城守護女神雅典娜而建的帕台農神廟是古代雅典最重要的神廟,建於公元前五世紀中葉,建築師是伊克蒂諾(Iktinos)和卡里克拉提斯(Kallikrates)。

上面的刻飾由著名的雕刻家費迪厄斯(Pheidias)監督完成。十九世紀早期埃而金勛爵( Lord Elgin )將這些雕像帶回英國,因此有時又被稱作『埃而金大理石雕像』。





亞述王宮的浮雕…新亞述王朝的國王們在公元前九世紀到七世紀之間統治了從埃及直到波欺灣的近東地區,王宮建築宏偉,巨大的廊道前由人面帶翼的獅像和牛像護衛著,牆面則是連成一排的石雕,上面刻有王室的業績如狩獵和戰爭等圖像,大英博物館的展示收藏則仍按其原始順序排列。








亞述帝國的巨大人首獸身像,右邊是獅身,左邊是牛身,這只是大英博物館收藏三對中的其中一對。亞述人相信將祂們置於入口的兩邊,會守護著寺廟和宮殿。


另一對

拉美西斯二世頭像(Ramesses),於1818年由英國駐埃及總領事捐獻。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前1303年-前1213年),年齡約90~96歲,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前1279年-前1213年在位),其執政時期是埃及新王國最後的強盛年代。拉美西斯二世死後,埃及就開始走下坡,據傳他迫害猶太人,迫使摩西帶著猶太人出走埃及。




羅塞塔石碑 (Rosetta Stone),在英法兩國的戰爭之中,拿破崙在埃及潰敗後,英國獲得的一批埃及文物中最珍貴的一個,自1802年起保存於大英博物館中並公開展示。羅塞塔石碑,是一塊製作於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石碑,原本是一塊刻有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Ptolemy V)詔書的石碑。由於這塊石碑上用三種語言並列,包括了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書及古希臘文。前兩個文字早就失傳了,但是因為有古希臘文的並列,讓語言學及歷史學家得以有機會對照各語言版本的內容,窺探古代埃及文字的邏輯及內容,解讀出已經失傳千餘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義與結構,而成為今日研究古埃及歷史的重要里程碑,可說是人類歷史進展的一個非常重大的進展。


逛了一圈,再度回到大中庭已是12:30!





大英博物館的幾項特色,的確出人意料:
1 、免費入場在講求受益者付費的時代,像大英博物館那麼大方的真是稀奇!門口雖設有捐獻箱標示Donate 5£), 室內也到處陳列捐獻箱,裡面雖有許多錢,卻沒看到有任何人丟錢下去。
2 、大開方便之門,不會檢查隨身手提包,更遑論部分博物館用X光儀器檢查行李了。
3 、廁所免費!
4 、照相、攝影、閃光燈,請便! 
5 、喝水、吃東西、悉聽尊便!


下午1點集合後走出戶外,途經皇家司法院
皇家司法院(Royal Courts of Justice),俗稱法院大樓(Law Courts),由喬治·埃德蒙·斯特里特(George Edmund Street)設計的皇家司法院始建於1870年代,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建築物,外部富維多利亞哥德式色彩,1882年12月由維多利亞女皇正式揭幕。


20分鐘抵達下個景點:一座華麗的17世紀巴洛克風格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倫敦1666年大火災後在焚毀的教堂原址,建造三十餘年迄1711年完成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座新教徒的大教堂(也是原址的第五座教堂),教堂高365(111公尺)巍巍聳立泰晤士河北邊,半球狀屋頂全歐洲第二大規模僅次於梵帝岡之聖彼得大教堂!

壯麗的圓頂幾百年來一直是倫敦的地標,並且從1708年外觀部分完成起至1962年為止,一直是倫敦最高的建築,且奇蹟似的躲過二戰德軍空襲。


台階上的人潮真多,除了觀光客外,還有很多西裝筆挺的上班族。前者通常是一群一群呼嘯而過,後者則大抵沈默的吃著午餐或是悠閒的看報紙,畢竟這是珍貴的午休日光浴時段呀!


此地自薩克遜人的時代起就蓋起教堂,經歷了多次的摧毀與重建,現在的聖保羅大教堂是在1666年後建起的。1666年那年倫敦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火勢延燒了4天,老聖保羅大教堂就這樣付之一炬。臨危受命之下,列恩爵士 (Sir Christopher Wren)擔負起了重建工作,完成了現在所見的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內部非常的壯觀而細緻

聖保羅大教堂不可錯過的就是爬530層的階梯到教堂的頂端Golden Gallery看倫敦市的風景,可在259階的耳語廊 (Whispering Gallery) 休息。


耳語廊利用回聲的原理,就算是很小的聲音在35公尺遠的地方都還能清楚聽見! 如果你拍手的話,一共會聽到4次回聲。這種現象就稱為"耳語現象",聖保羅大教堂的耳語廊就是最早發現這個現象的地方。
教堂地下室埋葬了許多英國偉人,除了設計師列恩爵士之外,還有威靈頓公爵、在特拉法加戰役中擊退法、西聯軍的尼爾遜將軍等 。

黛安娜和查爾斯王子於1981年的世紀婚禮,就是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的,2013年柴契爾夫人的送別式也是在這裡舉行。



The City of London
倫敦市City of London),或音譯作西堤區,官方在海外亦譯為倫敦金融城,是英國英格蘭大倫敦地區正中央的城市,亦是倫敦的市中心
倫敦市位於現代倫敦市中心的東北部,西敏市以東,泰晤士河的北岸(但包括倫敦橋全部)。倫敦市和其他區市的交界處一般有飾以市徽的拴馬柱作為界碑,在舊城門原址和其他重要通道的界碑則立有倫敦市的標誌──龍的塑像。



倫敦新地標 The Shard:2013年才開幕的倫敦第一高樓,由義大利著名建築師Renzo Piano設計的倫敦橋大廈(The London Bridge Tower),俗稱碎片大廈(The Shard


The Shard碎片大樓由知名建築師 Renzo Piano 設計,運用了一萬一千多片玻璃,靈感來自倫敦教堂的尖塔,同時呈現破碎玻璃的意象,也是其命名由來。高達310公尺,總共72層樓,包含了低樓層的辦公空間和高樓層的米其林星級餐廳、五星級香格里拉酒店、豪華住宅和提供360度全景的倫敦最高觀景廊,因此也有「垂直城市」之稱。最頂層的玻璃各自向上傾斜而非聚合,為的是讓大樓能在空中呼吸,大廈的透明外觀映照美好天光,也讓陽光能毫不費力地長驅而入。2013年2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後便引起一波參觀熱潮。


近年來,一棟棟紛紛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不斷地擴展著倫敦的天際線;密密麻麻矗立在這古老城市。長久以來,讓倫敦人驕傲的110多公尺高的聖保羅大教堂穹頂,與這些摩天大樓相比下, 已顯遜色。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The Shard碎片大樓落成儀式時暢言:英國最高的摩天大樓象徵著倫敦是如何打敗全球經濟衰退。



千禧橋 (Millennium Bridge)。現代感十足的千禧橋,跨過河面,連接泰德現代美術館與聖保羅大教堂。
千禧橋橫跨泰晤士河,全長333米,三跨淺懸索橋81m+144m+108m,連接了聖保羅大教堂,以及對岸的泰特現代藝術館,可以同時讓5千人使用。相關部門於1996年開始收集千禧橋的設計稿,最終收到約150份設計稿,並由蓋茨亥德的居民投票選出最終方案。千禧橋於1999年落成,於2000年6月10日正式開放,但由於大橋出現搖擺及振動,千禧橋只開放了三天,當局便暫停使用。兩年後重開。
盡頭是泰德現代美術館

另一頭的聖保羅大教堂

Peter帶大家倫敦漫步初體驗,筆直的聖保羅教堂→千禧橋→泰德現代美術館一小段徒步行程,在千禧橋上飽覽泰晤士河兩岸風光,2:20上車。

倫敦塔橋 (London Tower Bridge)。倫敦塔橋建於十九世紀,為倫敦當年的第一座雙塔式、升降式的大橋。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就是大家最有印象的雙塔橋,也是倫敦相當有名的地標之一,
兩座哥德式風格的橋塔搭配上下兩層的橋身設計,橫跨於泰晤士河上,連接起倫敦南北兩區,除了觀光功能外更具有交通上的實用性。


十九世紀下半因為經濟發展,需要一座橫跨泰晤士河解決兩岸繁忙交通問題的橋樑,但這座橋不能是傳統的橋,因為當時的碼頭位於倫敦橋和倫敦塔之間,假如新橋太低的話船就無法過橋開到碼頭,最後於1884年決定採用Horace Jones 的設計,他設計的是一座244公尺長的開啟橋,有兩個橋塔,橋身的中部長61公尺,分為兩扇,每扇可以豎起到83度來讓河上的船隻通過。
這兩扇橋段各重上千噸,但它們可以在一分鐘內升起,一開始這個升降裝置是液壓的,蒸汽機把水從水庫泵入液壓裝置,後來這座橋自1976年起改用電力機來升降,但過去的蒸汽機構造依然保留在橋塔內設置的博物館,供遊客參觀。


倫敦塔(London Tower)

世界上有甚麼地方,可以既是皇宮、堡壘、監獄、刑場、軍火庫、造幣廠以至是珠寶室?這地方位在倫敦,叫「倫敦塔」,九百年來成為了倫敦的標誌,雖然它所代表的並不是光采的歷史。倫敦塔(Tower of London)在九百年歷史中曾為城堡、王宮、監獄,自然產生了許多精彩懸疑的歷史故事,加上著名的倫敦塔守衛(Yeoman Warder)以及珠寶塔中的寶石王冠,成為倫敦最受歡迎的旅遊點之一。


倫敦塔緊靠泰晤士河北岸的塔橋,是一座具有九百多年歷史的城堡建築。
倫敦塔是由威廉一世為鎮壓當地人和保衛倫敦城,1078年開始動工興建的,堪稱英國中世紀的經典城堡。


像一粒子彈的 Swiss Re 倫敦總部大樓在建築設計界頗負盛名,事實上它也是倫敦一座很搶眼的建築物。

十三世紀時,後人在其外圍增建了十三座塔樓,形成一圈環拱的衛城,使倫敦塔既是一座堅固的兵營城堡,又是富麗堂皇的宮殿,裏面還有天文臺、監獄、教堂、刑場、動物園、小碼頭等小建築。
倫敦塔在英國王宮中的意義非常重大,作為一個防衛森嚴的堡壘和宮殿,英國數代國王都在此居住,國王加冕前住倫敦塔便成了一種慣例。



倫敦塔還是一座著名的監獄,英國歷史上不少王公貴族和政界名人都曾被關押在這裏。
此外,古老的倫敦塔在歷史上還充任過造幣館、觀象臺、動物園等。



倫敦塔之叛徒之門(Traitor's Gate),門外直通泰晤士河,是以前利用水路運送囚犯的入口。上頭是 St Thomas's Tower



後來這裏成為宮廷陰謀和王室鬥爭的地方。英王愛德華四世的兩個幼子,愛德華之前的國王及堂兄與弟弟,亨利八世的兩個王後,先後被囚禁在這裏並被處死。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倫敦塔成為令人毛骨悚然的『死獄』。
當然,現在的倫敦塔內早已不再有囚犯,只有從十三世紀開始住在這裏的渡鴉還沒有搬走。傳說如果渡鴉離開這裏,塔就會倒掉,王朝就會垮臺。因此,這些渡鴉就成為最受嬌寵的住客了。



愈來愈接近倫敦塔橋了


塔橋很壯觀,而且可以走上去。上面車水馬龍,兩旁就是泰晤士河。
據說倫敦塔橋每年平均約打開500次,也就是一天開兩次不到,我們去的時候沒遇上橋升起的時間。

除了可開關的橋身,橋上的橋塔也可以參觀,這兩個方型五層主塔,塔基以鋼纜吊橋與兩岸相連,塔上建有五個小尖塔的大理石屋頂,更顯倫敦塔橋的高聳壯觀;裡面設有博物館展示倫敦塔橋建造的歷史,也有商店可以shopping,車子也可以開上去的。


這個角度看 The Shard


追逐高度成為許多城市的瘋狂競賽,而倫敦的The Shard也是其中之一,這座宛如透明金字塔的錐狀建築已讓世人離不開目光。


左後的Gherkin小黃瓜(鳳梨?子彈?)辦公大樓是Swiss Re Headquarters/30 St Mary Axe 蘇黎世保險公司總部


對倫敦人而言他的暱稱比他的本名還響亮,倫敦都暱稱他為 "小黃瓜" (Gherkin),是新一代倫敦銀行區的代表!

於2003年12月完工,目前是蘇黎世保險公司的總部辦公室。這個建築是由名建築師Norman Foster 所設計,一共有41層樓,外面都是玻璃,裡面則是以斜對支撐的結構,沒有使用任何柱子。這棟建築的設計十分環保,每層樓都種植大量的植物,所以當頂樓的冷風下沉時,每層樓的植物便會吸收,行使光合作用,達到淨化空氣的作用。另外他的外觀,也是有作用的;這是用來減低風阻,減少下旋風的產生,免得廣場中的人們不斷的遭受大風襲擊。在古蹟叢生的銀行區內,猛然看到這麼現代化的建築,真的有種外星人入侵的怪異感。

London City Hall 倫敦市政廳

市政廳由諾曼·福斯(Norman Foster)設計,並於2002年7月開幕。市政廳大樓外觀有如一個異常的球體,這是為了減少表面面積以提升能源效益。市民對此也議論紛紛,以多種千奇百怪的事物來比喻它的形狀,包括黑武士的頭盔、被削歪的雞蛋、男性的陰囊、摩托車安全帽等。前倫敦市長利文斯通公然稱它為「玻璃睪丸」,新任的市長鮑里斯·詹森也把它稱作「玻璃生殖腺」,或較文雅的「洋蔥」。


設計師原來計劃把市政廳建築成吊在泰晤士河上的一個球體的,但最後還是傳統地把它固定在河岸上。
這座造型怪異的建築,主要目的就是在於有效節約能源:圓弧的造型一方面增加了使用空間,一方面卻降低了地版的面積,這樣能減少熱能散失;而且從泰晤士河那面看起,每一層樓的窗戶都微微內傾,為樓下提供了自然的遮陽台。除了從建築造型上節約能源之外,這整棟建築還透過用冰冷的地下水循環降溫的設計節省約25%能源的使用,真的是環保的很徹底。
即將結束的倫敦塔橋巡禮


遊覽車停在這棟大樓的停車場,廁所收費半英磅。3:30集合上車。

因應千禧年所建的倫敦眼,高約百餘公尺,身型龐大且高聳衝向天際,與周圍的古典建築有著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London Eye是一座活動觀景台,很多人以為是一個遊樂場摩天輪。




St. James's Park 聖詹姆士公園

公園的西邊是白金漢宮,北邊是林蔭路和聖詹姆士宮,東邊是騎兵衛隊(Horse Guards)馬路,南邊是鳥籠道(Birdcage Walk)。
園中有一湖二島,分別是聖詹姆士公園湖和鴨島、西島。湖上有一座小橋,西望可見林泉環繞的白金漢宮,東望可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大樓。從東向西,聖詹姆士公園、格林公園海德公園肯辛頓花園連續不斷,形成倫敦市中心一條大型林苑。




聖詹姆士公園是倫敦最古老的一座公園

也是亨利八世時代的一座鹿園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正式宮邸,座落40英畝的庭園中有600個大小房間。夏季天氣好時每天上午11點演出約半小時衛兵交換班(Changing of the Guards)
整個白金漢宮用鐵欄杆圍著,對著白金漢宮主建築物的鐵欄杆外,有一個廣場,廣場中央豎立著維多利亞鍍金雕像紀念碑。

世界上仍然住有君主的王宮本已不多,英國王室在時事甚至娛樂新聞的曝光率又比較高,因此女王的居所白金漢宮自然倍受青睞。每年夏季,當英女王和其他王室成員離開此地到「避暑山莊」之際,白金漢宮便會開放給民眾和遊客參觀,順便貼補生計,以填補 1992 年溫莎堡大火的龐大維修費用。


白金漢宮外的 Queen's Garden

維多利亞女王自 1837 年開始把白金漢宮變成王宮,白金漢宮正門外的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 (Queen Victoria Monument) 便是紀念這位女王。

白金漢宮另一熱點項目就是看黃家衛隊交接儀式。早上 11:30 開始,自然排入明天的重點行程。


林蔭大道(The Mall, London):是倫敦的一條馬路,從西面的白金漢宮到東面的海軍拱門(Admiralty Arch)和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該路在星期例假日和舉行重大儀式的日子禁止行車


Admiralty Arch 海軍拱門,距離白金漢宮僅僅10分鐘徒步路程。

位於林蔭大道(The Mall)通往Strand的交界處,林蔭大道上宏偉優美的白色拱門,是為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的功績而建,因海軍總部位於附近而得名。拱門中央的大門是國王專用,平常不開放給民眾通行,車輛及行人只能從兩側小門進出。


門洞上方有拉丁語銘文: : ANNO : DECIMO : EDWARDI : SEPTIMI : REGIS :
           : VICTORIÆ : REGINÆ : CIVES : GRATISSIMI : MDCCCCX :
意即「王愛德華七世十年:臣民感維多利亞女王之恩而立:1910」。


此門由阿斯曼、威普爵士擔綱,於1911年完工。由宮殿方向看過去,門的左邊有庫克船長之像,右邊是英國海軍紀念碑。


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

紀念特拉法加戰役陣亡之海軍上將納爾遜(Horatio Viscount Nelson)而建的市中心廣場,也是代表倫敦市區的一處地標,中央矗立145(44公尺)高之花崗岩石柱,上端是高17(5.18公尺)的納爾遜雕像,下端4隻雄獅雕塑守護著石柱。廣場上大群鴿子盤踞並有一座美麗的噴水池,此處亦是政治性集會或示威的熱門地點。




首相官邸:唐寧街十號 10 Downing Street

對實行內閣制的英國來說,首相官邸的所在地倫敦唐寧街十號,無疑等於是政權所在的象徵,因此一般人也就稱英國國會多數黨黨魁,是入主唐寧街十號;而做為英國首相官邸的唐寧街十號,也就不知看過多少英國政壇的人海浮沈。唐寧街十號建於 1680 年,18 世紀以來一直是英國歷屆首相官邸和辦公處。


唐寧街為 17 世紀後半葉由唐寧 (Downing) 爵士開發,打算用來做為私人住宅區的街道;後來保留了四所住宅。1714 年,英國女王安娜逝世之後,沒有後嗣,英國國會決定迎回安娜當時住在現在德國漢諾威的日耳曼遠親喬治.路德維希.馮.漢諾威到英國做國王,史稱喬治一世,這就是英國漢諾威王朝的開始。
不過,54 歲才被拉到英國當國王的喬治一世,很不情願離開他的故鄉,因此一直不肯好好學英語,和大臣溝通也都是用法語,對於管理國政,更是興趣缺缺,於是在 1721 年,喬治一世索性任命當時的輝格黨黨魁,華波爾爵士為內閣領袖,英國的議會政治,於是從喬治一世開始變得相當重要,華波爾爵士也被認為是英國的第一任首相,雖然那個時候並不叫首相,而叫內閣領袖。

後來喬治一世過世,喬治二世即位,仍然不能有效掌握英國國政,而內閣官員影響力越來越大;1733 年,喬治二世索性下令,將唐寧街十號賜給內閣領袖做為官邸,可以就近和內閣領袖討論國政;後來十一號又成為財政大臣的官邸,十二號則是財政大臣的辦公室,自此,唐寧街乃正式成為英國政府的神經中樞。


唐寧街十號樓內最有名的房間是內閣室,從室內可遠眺皇家禁衛軍的換崗儀式和聖‧詹姆斯公園 (St. James’s Park)。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邱吉爾 (Churchill) 將地下室的一間房間用做餐廳。二樓有早餐廳、國宴廳、書房及第二會客廳,其中最大的為國宴廳。客廳內掛有名貴油畫,大部分借自博物館和畫廊。唐寧街十號一直室英國政府做出重大決定、制定政策和舉行改變世界的會議的中心。
一群高中生也在唐寧街十號流連

Monument to The Women of World War II Memorial, Whitehall, London


從這個角度倫敦眼近在咫尺!

英國國會(Houses of Parliament與「大笨鐘」(Big Ben)


西敏宮Palace of Westminster),又稱國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是英國政治中心。位於英國倫敦西敏市,是英國國會(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所在地,原是王室的西敏宮(Royal Palace of Westminster)迄亨利八世才遷出。1834年火災,由建築師查爾斯·巴里爵士和他的助手A.W.普金設計,1840年重建完工。西敏宮坐落在泰晤士河西岸,哥德復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國會大廈的北塔即著名的大笨鐘『Big Ben』;南塔名維多利亞塔『Victoria Tower』,顧名思義,是紀念重建國會大廈的維多利亞女王。我們平時熟悉的下課鐘聲曲調:『1 3 2 (5),1 2 3 1,3 1 2 (5),(5) 2 3 1。』這曲調就是原於英國的大笨鐘『Big Ben』。英國國家廣播公司 BBC,也以此鐘聲作為報時音樂,每年的新曆年期間,英國人最喜愛的活動,就是親臨大笨鐘下感受新年的到來。

西敏寺教堂的鐘塔隨著教堂大火付之一炬,在多年後才重建教堂,所以在泰晤士河畔國會大廈旁邊,另外建造石頭大鐘塔,上置龐大的四面鐘,成了倫敦地標,俗稱「大笨鐘」或「大貝鐘」,此乃因鐘塔建造時的工程師『Ben』,塊頭很大,身高190公分,人稱『Big Ben』之故。直徑 2.7 米、重 13.5 噸的「大笨鐘」正式名稱是「大鐘」(The Great Bell),但它為何「變笨」的確實原因已無從可稽。第一代大鐘於 1856 年掛起,但於試鐘時破裂。現時的大鐘於 1859 年 7 月開始運作,但只兩個月又裂了,不過大鐘仍運作至今。

早年『Big Ben』的鐘聲,每小時的第一刻鐘響第一句,第二刻鐘加響第兩句,第三刻鐘再加響第三句,整點時打響全曲四句來報時,再加撞鐘,也就是說一點敲一下,兩點敲兩下依此類推,以 12 小時輪迴交替來計時,每天與格林威治天文台核對二次。

至於後來台灣的學校會使用它,其實也和日本有關。因為英國後來在世界各地拓展殖民地,也將此鐘聲帶入日本,1953 年日本人以電子模擬器模擬大笨鐘的鐘聲,成為日本各級學校的鐘聲,之後鐘聲被引進台灣,這就是台灣今日學校鐘聲曲調的由來。

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與英國王室最密不可分的宗教建築,最早自1066年英王哈洛德(Harold II)二世到現今女王,除了愛德華五世與愛德華八世,一直維持英國歷代君主在西敏寺加冕登基的歷史傳統。


西敏「Westminster」,原本是「West」(西方)與「大教堂」(Minster) 兩字的合體。西敏寺 (Westminster Abbey),位於倫敦市中心,一座哥德式建築風格的教堂,這裏是英國君主安葬或登基的地點。九百多年來,西敏寺除了供信徒作禮拜、祈禱、膜拜之外,也是英國重要慶典的必然場所。英國社會名流無不以死後能長眠於此為榮。


整個西敏寺是由16個部份和6個禮拜堂組成,就算是走馬看花大概也要兩個小時才看得完。大體說來西敏寺是英國君主加冕和安葬的地方。約有三千多個名人埋葬在這裡,除了英國王室以外,也是英國史上舉足輕重的精英詩人、作家(狄更斯)、科學家(達爾文、牛頓)、首相(邱吉爾)、音樂家(韓德爾)等等的安息地,1987 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St Margaret's Westminster 
聖瑪格麗特教堂(St. Margaret's Church, Westminster Abbey)是一座英國聖公會教堂,位於國會廣場西敏寺的場地,是英國下議院的本堂區教堂。供奉安提阿的瑪格麗特

該教堂由本篤會修士創建於12世紀,住在修院附近的居民可以在此較簡陋的本堂區教堂單獨禮拜。該教堂重建於1486年到1523年,1614年成為西敏宮的本堂區教堂,17世紀的清教徒,不滿高度儀式化的西敏寺,選擇在較「合適的」聖瑪格麗特教堂禮拜。這一作法一直持續至今。

哥德式的西敏寺歷史最悠久的部分建成於11世紀,最主要的建築在13至16世紀之間完成,之後仍陸續修建。西敏寺是英國皇室的御用教堂,亦是皇帝加冕的場地,自然氣派不凡。西敏寺內是多位英國君主的墓塚所在地,多位英國歷史名人如牛頓和莎士比亞亦的棺槨亦在寺內,西敏寺的地位可想而知。


1045年,英王愛德華一世因未能信守承諾前往教廷朝聖,因而接受教皇建議,興建一座修道院以表示贖罪。他將初建於西元八世紀的一座倫敦西區教堂,重新以石材修建,用來紀念聖徒伯祿,以便和東區的聖保祿大教堂有所區別。1065年12月28日,西敏寺完工啟用,然而愛德華卻因重病而無法親臨主持儀式,他在八天後去世。
亨利三世於1245年重建西敏寺,將原本諾曼式的建築改為哥德式。為了感念愛德華興建西敏寺,亨利三世將愛德華的靈柩移往主殿祭壇正後方。擴建工程直到1517年亨利七世統治下才完成。重建後的西敏寺更具有莊嚴肅穆的氣氛,31公尺高的大廳穹頂構造複雜,從穹頂垂下的大吊燈艷麗奪目,配上教堂內部隨處可見的彩繪玻璃和紅色地毯,益發顯出宗教殿堂的莊嚴與華麗。
1534年,亨利八世和羅馬教廷斷絕關係後,下令西敏寺由英國國王管轄,其後40多年間,西敏寺多半處於關閉狀態。1579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將西敏寺改為學院,校長由英國君主任命。西敏寺的正式名稱因此改為「威斯敏斯特‧聖彼得學院教堂」,其後三個世紀,西敏寺成為牛津與劍橋之後的第三所英國高等學府。


據統計,佔地面積達2972平方公尺的西敏寺內,安葬了三千三百多人,包括歷代君主、貴族、詩人、科學家、政治家、將軍音樂家和著名演員。他們在西敏寺內各據一方,例如大殿後部是王陵所在,貴族的墓在禮拜堂,僧侶則葬在迴廊。許多不能安葬於西敏寺的名人則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將自己的紀念碑或雕像陳列其中。今日的西敏寺雖然是屬於英國國教聖公會的教堂,但是完全不向英格蘭教會或英國政府領取任何經費。每年從一百多萬的遊客所得到的門票收入,足夠西敏寺百分之八十的開銷。

另外,投資和信徒捐款也是西敏寺的主要財源。西敏寺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舉行禮拜和重要慶典而已,它也經常舉辦音樂、舞蹈等文化活動。西敏寺也是觀光客必遊之地,因為在其宏偉的建築下就是一部濃縮的英國歷史。近年來西敏寺更因舉行戴安娜王妃葬禮,及電影達文西密碼更為世人所知。有人傳說在西敏寺結婚的皇室成員,就會白頭諧老,如伊麗莎白二世女皇;而選擇別處結婚則禍福難料,例如戴安娜就在聖保羅教堂與查理斯王子舉行大婚。

下午6點,在這個街角等候遊覽車帶大家去唐人街用晚餐,CC認真研究的這圓筒到底是啥?


原來是郵筒,6點正好是最後一班收件時間,幾位團友把握時機投郵,限時專送喔!


遊覽車上看到悲慘世界劇院,趕快拍照存證,不知有否緣份親臨現場?


晚餐在唐人街享盛名的 Wong Kei「旺記」茶餐廳享美食,旺記雖然以物美價廉、速度快炒出名號,但其服務品質在網路上頗多負評,還好我們有peter大神罩,享有賓至如歸的超級禮遇,且一樣加贈青菜盤!用完餐還有時間趕緊再到附近幾個票亭加入排隊的行列中,好不容易排到了,詢問這兩天四大名劇的票,一樣是搖頭,沒有好消息!


飯後文莉與其同伴因為搶到兩張『女巫』歌劇票,脫隊看歌劇,好羨慕!
也因為昨晚飯店check in 後出去逛街,順手把附近公車站牌資料用手機拍照下來,臨別時提供給她們,她倆隔天還為了因此可以順利回到飯店專程來道謝!
這個好習慣一定要提醒大家要養成!

回到飯店除了到附近走更遠散步,還臨時抱佛腳,翻旅遊書、上網,規劃未來三天的自由行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