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預定行程:蘇格蘭 格拉斯哥(Glasgow)→47.8km→佛斯(Forth)→49.9km→愛丁堡(Edinburgh)
7:30到隔壁的餐廳 little 用完早餐附近隨走
安靜的小社區!
8:30準備出門了,一早就艷陽高照,但曬不到陽光處還覺陰冷,所以風衣隨身帶著!
手上的水壺是每日必備!不敢生飲的我們,善用飯店的快煮壺每天燒水裝四瓶帶上車,其中兩瓶是不銹鋼的保溫瓶,飯店提供的花茶包不錯喝!
蘇格蘭沿路風光,寬闊的視野令人心曠神怡。
9點就到達 佛斯大鋼橋 (Forth Bridges)
位於愛丁堡西邊14公里處,一座興建於蘇格蘭佛斯河河口上方的紅色懸臂橋Forth Rail Bridge,連接著North Queensferry和South Queensferry兩個小鎮之間,提供蘇格蘭東岸的鐵路系統使用,橫跨風勢強勁的Firth of Forth,總長2.5公里,鐵道面離高潮線約46公尺,三個大型的雙重懸臂樑紡棰型結構塔,高104公尺,最大跨距117公尺。由Benjamin Baker 及 Sir John Fowler共同設計,1883年動工由Sir William Arrol負責建造,在1890年3月4日由威爾斯王子釘上最後一根金卯釘,完成揭幕啟用儀式。
鐵橋油漆面積幾近5,500公畝,油漆工一年到頭垂吊上漆,完工時是舉世空前的工程傑作!
佛斯橋是英國人引以為豪的工程傑作。橋樑的大部份結構是鋼,傳說中等到把橋梁全部油漆一遍之後,前面的已經褪色,就又得開始重新油漆了,所以『paint the Forth Bridge(給佛斯橋刷漆)』成為英國俗語。
Forth Rail Bridge的長度比美國著名的金門大橋少了約235公尺,成為世界跨距第二長的同類型懸臂式橋樑,每天約有180-200列火車經過,為蘇格蘭最大的歷史保存建物,每年花在維護保養的費用約1000萬英鎊,這筆經費頗為可觀的。
整座橋橋使用55000噸的鋼,800萬根卯釘,18112立方公尼的蘇格蘭花崗岩,油漆表面積達45英畝,當時的總工程造價約250萬英鎊,是世界上第一座主要的鋼鐵橋樑,在施工的七年之內共動用了4000名工人,由於艱鉅的營造工程,造成58人年死亡,106人重傷以及508件意外事故,使得這座橋樑的血淚史永遠說不完。
這座列為世界遺產的佛斯大橋 (Forth Rail Bridge),是維多利亞時代建築的代表作,也是英國工業時期的一個重要成就。
這家B&B享受地利之便,就取名為The two bridges
右邊紅色的佛斯大橋是火車專用,取名Forth Rail Bridge or Forth Railway Bridge
左邊的行車吊橋取名Forth Road Bridge,車子和行人專用。
Forth Road Bridge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跨度懸索橋,兩個塔樓之間有1006公尺,於1964年由女王開幕。
Forth Road Bridge橋面上有四線車道,兩線自行車道與人行步道,取代了南北兩岸之間800多年來的渡船交通,為當時歐洲最長的吊橋。整座橋共使用39000噸的鋼,125000立方米的混凝土。這座橋的兩個主塔,用自己的獨特的“聖安德魯十字”交叉支撐,支持大部分的重量的懸浮跨度。
尚未營業的河岸餐廳
一派悠閒的飛鳥
9:30離開,10:20抵達 愛丁堡(Edinburgh)
愛丁堡 (Edinburgh)是一座依傍在死火山口的古老城市,整座城市以中古世紀建築風格及喬治亞建築風格著稱,不論是從城市西南腳的舊城區的愛丁堡城堡 (Edinburgh Castle) 鳥瞰,或是從城市東北方的新城區 Calton Hill 俯瞰,整座城市沐浴在一種莊嚴、古典、浪漫的氛圍裡,宛如蘇格蘭風情的縮影,是歐洲首屈一指的美麗古都,以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綺麗的景色,贏得了『北方雅典』(the Athens of the North)的美稱。
愛丁堡由於其古老的建築,和十九世紀新古典主義興盛時期的影響,在這裡聚集了作家、評論家、出版家、教師、醫生和科學家,形成具有世界影響的學術精英群,所以愛丁堡也被稱為「北方的雅典」。而愛丁堡的氣候陰霾多雨雪,又被稱為「老霧都」(蓋爾語:Auld Reekie)。
Peter先帶大家 遊覽 新城區 1816 年由沼澤地所改建而成王子街花園 Princes Street Gardens
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的市中心,往往被認為是城市規劃的傑作,同時也是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的世界遺產之一。儘管這城市早在1765年到約1850年期間便分數個階段興建,但仍舊稱為新城(New Town),城內還保留著許多原始的新古典主義時期的建築。城內最著名的街道為王子街,面對愛丁堡城堡和舊城,跨越舊時期稱為北湖的地理漥地。在1995年時,舊城(Old Town)和新城一同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New Town的由來:當舊城內過度擁擠,人口飽和,高級市政官員決定興建一個新的城區。在愛丁堡,啟蒙時代已經來臨,舊式的建築並不適合住在這裡的現代思想家。市長喬治·杜蒙德(en:George Drummond)成功地延伸皇家自治市的範圍,涵蓋了北湖的北方區域,此湖位於城市的北方,湖體佔據整個山谷,且水質已嚴重受污染。排放湖水的計劃付諸行動,雖然直至 1817年此過程並未徹底完成。為了找出適合新郊區的現代格局,1766年的一月舉行了一項設計比賽。獲勝的是位22歲名為詹姆斯·克雷格(en:James Craig (architect))的人,他提議一個簡單的格局,主要大街沿著山脈連結兩個花園廣場。另二條主要道路設有兩座馬廄均位於北方及南方的下坡,並提供給大宅邸馬行走的道路,完成三大南北向格子狀街道,用來跨越新土地的北橋街(North Bridge)在1772年興建完成,在新城興建期間,以小山丘作為一個開鑿主體的據點。如同今日所見的小山丘,在1830年代時已興建成目前的面積。隨著新城階段式的發展,富有的人從狹窄空間中的擁擠住所,搬入面向北方的喬治王朝樣式的住宅。然而,窮人依舊留在舊城。
王子街是愛丁堡新舊市區的分界。被「王子街花園」綠地分隔為兩部分,南部是老城;北部是西元 1767 年,市議會批准開始建造的新城。
史考特紀念碑 (Scott Monument)
高聳的史考特紀念碑塔 (Scott Monument) 位在愛丁堡的王子街 (Princes Street),哥德式的尖塔非常醒目,遠看還以為那裡有座鐘樓。
紀念碑塔當然就是為了紀念出身於愛丁堡的蘇格蘭歷史小說家及詩人,作家沃爾特‧史考特(Sir Walter Scott,1st Baronet,生於 1771 年 8 月 15 日,卒於 1832 年 9 月 21 日),從 1840 年蓋到 1844 年完工。於 1844 年興建有著被煤煙勳的黑黑的高塔,有 287 級階梯。塔的外圍有 64 座小雕像,來自史考特 (Scott) 小說中的人物。
史考特 18 個月大時,因為患小兒麻痹症而右腿萎縮。12 歲時進愛丁堡大學。他十分欣賞德國的「狂飆文學」,翻譯過德國著名民謠《萊諾爾》。1802 年史考特出版《蘇格蘭邊區歌兩集》。1805 年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最後一個吟遊詩人之歌》問世。此後他投資印刷行業。1808 年出版詩歌《瑪米恩》,以及創作了《湖邊夫人》、《特里亞明的婚禮》、《島嶼的領主》等一系列詩歌。他最後一部長詩是《無畏的哈羅爾德》。
史考特的詩充滿浪漫的冒險故事,深受讀者歡迎。但當時因為拜倫詩才的光芒太耀眼,反倒遮蔽了史考特的才華。於是史考特轉向小說創作,從而首創第一部英國的歷史小說,為英國的歷史小說創作了 30 多部巨著。最早的一部歷史小說《威佛利》於 1813 年出版即取材於蘇格蘭。史考特關於英格蘭歷史小說,有膾炙人口的《艾凡赫》(《撒克遜劫後英雄傳》)等,關於歐洲史的小說有《昆丁·達威爾特》及《十字軍英雄記》等。史考特的小說情節浪漫複雜,語言流暢生動,後世許多優秀作家,都曾深受他的影響。
1826 年,他投資的印刷廠倒閉,史考特概然承擔了 114,000 英鎊的全部債務。他拚命地寫作,還清了債務。但是過分的工作使他的身體不支,不幸於 1832 年過世。史考特身故後,英國舉國同悲,於是便開始規劃其紀念碑塔的競圖,最後在 1838 年宣布由喬治‧麥可‧坎普 (George Meikle Kemp) 勝出。
紀念碑塔從 1841 年開始建造,並於 1844 年完工。然而在紀念碑塔揭幕當天,設計師喬治並未能出席這項典禮,因為他在同年 3 月 6 日從工地走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掉入聯合運河 (Union Canal) 中溺斃,因此最後是由他的兒子參與這場揭幕典禮。
高聳的史考特紀念碑塔 (Scott Monument) 在眼前,黑黑的紀念碑,草皮襯托紀念碑,自遠處便能抓住眾人的注目。在紀念碑塔的底端為沃爾特‧史考特(Sir Walter Scott) 的雕像,緩緩爬過 287 級樓梯,上到碑塔頂部就能看到愛丁堡的全貌。紀念碑塔共有四層觀景處,爬到最後一段時夠刺激,又陡又窄。
黑黑的史考特紀念碑塔 (Scott Monument),見證了維多利亞時期因燃煤而污染空氣的環境。似乎蘇格蘭所有的建築都是這樣抹黑的外貌,不過這座紀念碑塔之所以會呈現特別的黝黑,是因為採自 Livingston 附近所產的砂岩 (Binny Sandstone) 作為石材。這座砂岩礦場的礦脈,被旁邊石油的礦脈所滲透,因而石材內含有油脂成份,這就彷彿是天然的黏著劑,讓石材上都因此而附著一層特厚塗層的黝黑煙塵。愛丁堡政府好幾次試圖花錢漂白建築,對史考特紀念碑塔進行保養及防護。「保養」的目的主要是希望石材能歷久彌新、永保光鮮;「防護」則是希望石材能防止污染及病變,並美化石材的質感。石材的裝飾性重於使用性,當美觀出現了瑕疵,耐用似乎就失去意義了。因為紀念碑塔石材細部已經遭髒污滲透,影響美感;而這種遭陳年污垢污染滲透、變質氧化的石材,恐怕花再多錢都無能為力吧。
美術館坐落於東王子街和西王子街中間的一座碧草如茵的人造高地上(The Mound)。該美術館建築整體風格為新古典主義流派,與其旁邊的蘇格蘭皇家研究院(Royal Scottish Acadamy)同為19世紀建築大師William Henry Playfair的傑作,且兩個建築彼此毗鄰共同“站”在人造高地上。美術館於1859年向公眾開放,在1912年完成重建。
蘇格蘭國家美術館以囊括歐洲各國繪畫的佳作而聞名,收藏了歐洲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十九世紀的繪畫和雕塑精品,重量級的藏品是梵谷的兩幅真跡。此外,還有高更1888年的《亞克伯與天使纏鬥》、委拉斯開茲的《煎蛋的婦人》和提香1559年的《黛安娜與阿克泰溫》、拉斐爾《Bridgewater Modonna》聖母像等。
除了少數標示不可拍攝之外,絕大部分展品是歡迎拍照的,再加上無料進場,這兒真是遊客的最愛!
Georges Seurat(1859-1891)
Van Gogh (1853-1890)
Monet (1840-1926)
Sir Henry Raeburn(1756-1823)
Patrick Dooley
Auguste Rodin (1840-1917) The Kiss, 1901-4
美術館咖啡廳戶外區也漸漸絡繹起來了!
薰衣草也趁機趕緊露出絕美的紫,陽光稀少啊,此時不開,更待何時?
正午了,王子街逛一逛,順便採買午餐!
在超市買了一盒 好大的草莓,味美汁多!
Subway 3.29英鎊的潛艇堡
搭配超市買的yogurt 、鮮奶,水果,超豐盛的!
也仿效當地人在王子街公園裡草地野餐,當然是陰影下囉!
街頭藝術家
好想體驗的雙層觀光巴士
下午2點集合,前往卡爾頓丘(Calton Hill)
Prince Street往東走(跟愛丁堡反方向),徒步15分鐘就可以看到一條小樓梯通往著名的愛丁堡置高點Calton Hill。爬兩段階梯就到頂峰了,實在很難想象這樣就到了城市的邊緣!!
卡爾頓丘 (Calton Hill) 是蘇格蘭愛丁堡新城區東側的一座黑色玄武岩的小山。Calton名字源自於蓋爾語「choille-dun(森林山)」,或 「cauldh –dun(黑山)」之意。
站在山頂西望,愛丁堡城堡巍然矗立,守護著寧靜的小城,景色非常美麗。而向東眺望,則可以看到蔚藍的大西洋和佛斯大鋼橋及佛斯灣上的點點白帆。風和日麗的時候,總能看到當地人成群結隊地來到卡爾頓山,在草坪上野餐、曬太陽。
卡爾頓丘 (Calton Hill) 的地圖,標示山丘上所分佈的建築物。
這張wiki 網站上的照片,清楚拍出卡爾頓丘是這區最重要的建築物
國家紀念堂(National Monument)
國家紀念堂(National Monument),是由查爾斯·羅伯特·科克雷爾和他的合作者威廉·亨利·普萊
費爾設計,以雅典帕特農神廟為藍本所建。
早在1817年,人們呼籲在愛丁堡興建一座紀念堂,以紀念在拿破崙戰爭中的陣亡者。1822年1月,有人提議建造一個帕特農神廟的複製品,花費4.2萬英鎊,這項提議得到當時沃爾特·司各特爵士等眾多著名人士的支持。但是十六個月後,只得到1.6萬英鎊捐款,以及國會的1萬英鎊贈款。1826年終於開工,但之後經費不足又不願接受格拉斯哥幫忙支付費用,於是到1829年被迫停建。
上圖「葡萄牙大砲」(The Portuguese),這門銅製大砲已經周遊全世界。大砲鑄造於15世紀初,西班牙皇家陸軍率先使用,接著在1785年間被葡萄牙運送到該國東南亞(southeast Asia)的殖民地。後來可能是貿易或盜取,大砲淪落到緬甸(Burma)西岸統治者阿拉肯國王(king of Arakan)的手中。1885年英國入侵緬甸獲取該大砲,1886年運回愛丁堡,翌年陳列於卡爾頓丘。原本「葡萄牙大砲」共有六門,其他五門大砲在1940年被溶解去製造二次大戰武器。
愛丁堡因這棟希臘神殿風格12根柱式的建築,故被稱為「北方的雅典」(The Athens of North),但愛丁堡人民卻給這棟半成品的稱號是「愛丁堡的恥辱」或「愛丁堡的愚蠢」(Edinburgh's Disgrace; Edinburgh's Folly)。
尼爾森紀念塔(Nelson's Monument)
納爾遜紀念塔(Nelson's Monument),為了紀念在1805年特拉法加戰役中擊敗法國和西班牙艦隊,但本人卻中彈陣亡的海軍中將 霍雷肖‧納爾遜(Horatio Nelson)。
1853年在紀念碑塔頂上增加了一個報時球,可以跟愛丁堡城堡的「一點鐘砲聲」(one-o'clock gun fire)同步對時,城堡鳴炮時塔頂的報時球就會降下。每年在納爾遜的忌日,海軍國旗會飄揚在紀念碑上,上面寫著他的名言:英國期待每個人盡他的責任(England expects every man to do his duty.)
最左邊的是Old Observatory House,令人印象深刻的18世紀的建築,由規劃愛丁堡新城的建築師詹姆斯‧克雷格(James Craig)所設計,作為當時任職於天文台的天文學家之所住,現為私人住宅,不對外開放。
舊市立天文台 (City Observatory )
天文台正立面,也是新古典主義式建築
建於1831年的道格爾‧史督華紀念亭(Dugald Stewart Monument ),是為了紀念愛丁堡大學自然哲學教授道格爾‧史督華所建,也是威廉‧亨利‧普萊費爾(William Henry Playfair)所設計。
卡爾頓丘高度僅171公尺,不過有著遼闊的視野,可一次飽覽愛丁堡新、舊城景觀。在這裡,除了盡情享受居高臨下的壯闊感覺,更可恣意飽覽愛丁堡的景色,也享受那遺世獨立的無憂與自在。
下午3點下山,轉攻老城區(Old Town)
3:25抵達 聖十字架宮(Palace of Holyroodhouse)
在廣袤的聖十字架公園高處邊緣,背對12世紀的修道院遺跡與16世紀時建立的蘇格蘭王室宮殿,是現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避暑蘇格蘭時的行宮。
聖十字架宮(Palace of Holyroodhouse)位於愛丁堡皇家哩大道(Royal Mile)東側,是皇家哩大道的終點。前身為荷裏路德修道院/聖十字修道院(Holyrood Abbey),「Holyrood」意為「聖潔的十字架」,據說源自比鄰的教堂收藏了部分釘死耶穌的十字架而得名。
1128年蘇格蘭國王大衛一世到愛丁堡西南方廣大的森林狩獵,從一隻狂暴野鹿的攻擊下奇蹟式地死裡逃生,為了感謝神蹟,特別建造聖十字架修道院(Holyrood Abbey),後代蘇格蘭國王繼續擴建,現有的宮殿原本是聖十字架教堂的迎賓館,16世紀時才被改為皇室的行宮。
蘇格蘭的瑪麗女王 (Mary, Queen of Scots) 由法國回到蘇格蘭時,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居住聖十字架宮,宮內曾發生許多蘇格蘭引人注目的歷史事件,她曾在這裡舉行婚禮,在這裡親眼目睹其秘書被殘殺。
聖十字架宮有漂亮的拱門迴廊,建築設計深受羅馬風格的影響。瑪麗女王進住後,引入法國宮廷的高雅風格,繪製精美的壁畫、天頂畫,另配置名貴的傢俱,並採用比利時的豪華掛毯。
蘇格蘭瑪麗女王在聖十字架宮內的住居處所全面開放參觀,包括大舞會廳(Great Hall)、瑪麗女王的臥室(Mary's Bedchamber)、國會廳(The State Apartments)、大畫廊(Great Gallerys)、國王臥室 (The King’s Bedchamber)、國王衣帽室 (The Kings Closet)、皇家起居室(Royal Dining Room)等等。
聖十字架宮現在仍是英國女王主要的行政官邸之一,也是女王在蘇格蘭的官邸,每年暑假,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都會來此避暑,女王在此停留期間,聖十字架宮不開放參觀。
蘇格蘭國會大廈(The Scottish Parliament)是一棟兼具歷史與政治重要性的大型建築,是建築師米拉勒斯(Enric Miralles,1955年-2000年)的遺作,被評價為「一座表現出對城市和其周圍蘇格蘭鄉村之間的有機轉換關係,進行嘗試……」的傑出建築,獲得英國著名的斯特林建築獎(Stirling Prize)。
由Queen's Gallery左邊的 gift shop 木門往外照的國會大廈,木門上有生動精美的木雕,一邊是代表英格蘭的金獅、一邊是代表蘇格蘭的獨角獸。
蘇格蘭國會大廈並不雄偉,門窗都設計得儘量小,建築內部除了運用現代建築流行的玻璃混凝土和鋼材料外,大量使用相對柔軟的木質材料,不會讓人有距離感,也完全不會對附近古老的聖十字架宮產生任何景觀上的衝擊。
今天最驚喜的加贈行程:Peter帶大家伸展筋骨,Holyrood Park健行
要進入公園有非常多入口,解說圖上有清楚的標示,Peter礙於時間,選擇最輕鬆的健行40分鐘路線,我們已經心滿意足了!雖然是小case,也有部分團友選擇留在山下等候。
聖十字架公園,又稱女王的公園,由丘陵、湖、谷、山脊、玄武岩組成的。12世紀時曾經是王室的狩獵區。公園後一個狀如獅子的死火山,山頂被稱為亞瑟王寶座,是公園中心,也是愛丁堡的制高點。高250公尺可欣賞蘇格蘭首都的壯麗全景。而這王座緊臨峭壁與三座湖,伴隨著亞瑟王的傳奇故事,也增添許多神秘色彩。
右邊的山坡就是我們的目標
從聖十字架宮旁邊的入口登山,上山的路雖有坡度,但一會功夫,視野就開闊起來了!
聖十字架宮全景愛丁堡舊城區盡在眼底,坐在山頂上悠閒的閱讀,好愜意!
遠處佛斯灣山海一色
左邊是愛丁堡城堡
Calton Hill 也一覽無遺
右邊聖十字宮背面、左邊白色的建築是動感地球博物館(Our Dynamic Earth)
今天的天空好美,這張有攀登大山的錯覺!
真可謂『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很容易親近的!
這條路徑是當地人尋常運動散步的路線,溜狗的、溜小孩的都有!
在英國赤足撒野,草坪很好走,十趾大解放!
我們兩人腳程快,30分鐘就下山囉!這趟與一般旅遊迥異的行程,天氣好、風很涼、視野極佳,我們非常喜愛與享受!
來過這裡,整個愛丁堡盡覽眼底,主要建築、方位完全能掌握,真是最驚艷的景點!
下午5點了,回到聖十字架宮已不見人潮,禮品店也休息了!
這時的天空更是藍天白雲,畫面乾淨無雜物,拍照效果很好,雖然對照之下兩台相機的色差差很大!
準時回到集合地點,原本約定下午5點集合上車,此時空無一人,看來這趟健行,對部分團友來說頗吃力,Peter應該也是很著急,盡責的他也不忘請腳程快的團友帶話通知晚30分鐘集合,就再去逛逛囉!
皇宮每個大門雕花圖騰不盡相同,共同點是:都十分華麗細緻。
瑪麗女王的澡堂!
蘇格蘭的象徵圖騰:獨角獸
雖然獨立隱密但距離皇宮這麼遠,看來洗個澡還要勞師動眾囉!
5:55抵達今天晚餐餐廳,今天吃 Chinese buffet , 滿意!
晚上不到8點抵達飯店 Travelodge Edinburgh Dreghorn
兩層樓的房舍,我們分配在一樓,室內寬敞,雙人床再加一沙發床,安全窗戶開到最大就如圖所示,已足夠讓衣服乾爽,這裡要住兩晚,今天是洗衣日!
天色仍好,照例附近逛逛,小社區住家,家家戶戶養花蒔草 !
雖然陽光仍耀眼,看看穿著就知道,會冷喔!
白天艷陽高照氣溫直逼攝氏30度,一旦太陽下山就剩下15度左右,外套真的要隨身攜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